近期,山東省科技廳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“氫進萬家"科技示范工程相關情況,并啟動定向項目。
“氫進萬家"科技示范工程由科技部與山東省政府共同組織實施,雙方于2021年4月16日簽署《共同組織實施“氫進萬家"科技示范工程的框架協議》,在濟南、青島、淄博、濰坊四個城市,開展氫能生產和利用技術的多場景示范應用,打造“一條氫能高速、二個氫能港口、三個科普基地、四個氫能園區、五個氫能社區"。
該項目是國家為了搶抓氫能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期,應對國際氫能技術競爭,推動氫能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,加快氫能在交通運輸、工業和家庭用能等終端領域應用,引導氫能進入居民能源消費終端,為打造“氫能社會"奠定基礎,為實現碳排放的大幅降低,為我國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提供有效途徑,實現我國能源結構轉型,構建現代能源體系,科技部綜合考慮氫能技術、產業和資源等各方面因素組織實施的重大科技示范項目。
被寄托厚望的山東“氫進萬家"項目距今經過了8個月的示范發展,進展如何?下一步有哪些新的部署工作?
頂層設計上,山東省已累計出臺29項氫能產業專項政策,其中省級政策6項,市級政策23項;印發《山東省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導意見》,編制發布2項氫能產業國家標準,9項地方標準,2項團體標準,重點示范城市淄博、濰坊也先后出臺了《關于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》并成立了“氫進萬家"科技示范工程工作推進領導小組。
同時山東省還編制了“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",明確示范工程時間表、路線圖,同時壓實示范工程涉及4個市的任務分工,同時通過一事一議、先行先試等方式,省市聯動完善氫能標準法規,確保示范工程見成效出樣板;并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平臺、產業基金的引導作用,吸引社會資本參與,為示范工程提供資金儲備。
氫源供應方面,山東省積極開展副產氫純化、可再生能源制氫等項目建設,加速加氫站建設步伐,建成加氫站22座,日供氫能力達到2萬公斤,其中管道供氫加氫母站1座、綜合能源站5座、高速加氫站1座,并逐步向加氫母站、制氫加氫一體站、綜合能源站、管道供氫加氫站等探索,為行業發展提供示范借鑒。
車輛推廣方面,山東省積極開展燃料電池車輛示范運營,已推廣燃料電池車輛848輛,涵蓋公交、渣土、冷鏈物流和港口集卡等多種車型,開通燃料電池公交專線30余條,示范運行總里程超過1500萬公里。其中,濰坊投運燃料電池車輛150輛,建成加氫站4座;青島推廣燃料電池車輛360余輛,建成加氫站4座,形成了合理的車站協同布局。研制成功國內具有*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智能雪蠟車,為北京冬奧會提供科技支撐。
應用場景示范上,除了探索公交、冷鏈物流等氫能應用場景,示范工程開展以來,山東探索建設氫能高速、氫能港口、氫能工業園區。
氫能高速港口方面,山東開展濟青高速零碳氫能服務區、加氫站選址及建設工作,建成投運*座高速加氫站,保障燃料電池車輛高速場景的運營示范,打造車站聯動山東模式。青島港已布局6座港口氫能軌道吊,3輛港口集卡,啟動建設港區加氫站1座,并逐步布局實現管道供氫,開展氫能港口設備、港城綠色供能等示范,打造全國一座“氫+5G"智慧綠色港口。
其氫能園區社區建設也收獲進展,已完成4個綠色零碳氫能產業園區的選址和方案設計,將通過管道供氫、現場制氫等多種供氫方式,利用熱電聯供系統和廠區試驗為園區辦公、生產等供能供熱;正在選址氫能社區,將通過純氫管道、天然氣管道摻氫等方式,利用社區樓宇用熱電聯供系統和專用灶具為家庭生活供能供熱,打造氫能利用進家入戶的示范應用場景。其中,濰柴燃料電池產業園利用燃料電池試驗發電和熱電聯供為園區供能,打造了全國一座氫能低碳園區示范樣板。
各項工作進展良好,在2022年的開端,山東省又啟動了新一輪“氫進萬家"示范的定向項目,安排國撥經費1.5億元、實施周期為4年。
定向項目設置5個子課題,分別為氫能動力及裝備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、氫能高速及零碳服務區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、氫能港口關鍵技術集成及示范、氫能園區關鍵技術集成及示范、氫能車輛推廣與規模化運營模式研究等,分別由濰柴動力、山東高速、山東港口、東岳集團、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等牽頭實施。
“定向項目主要針對我國氫氣來源廣泛但氫儲運方式少、氫能動力及供能集成度不高、驗證場景偏少的現狀,開展氫氣純化、電解水制氫等關鍵技術研發,及氫能車輛、機電裝備、綜合供能在高速、港口和工業園區等多場景的應用研究。"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徐子春表示。
轉載自《馬里亞納氫電》公眾號
聲明:文章來源于高工氫電。本網站基于分享的目的轉載,轉載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公眾號所有,如有涉及侵權請及時告知,我們將予以核實并刪除。